时间 2024-07-04
栏目

国内

阅读

1333

1964→2024!他们,首次“同框”

摊开宁波地图,白峰小门村位于东端,三面环山,一面濒海。与许许多多的村庄一样,它经历了巨大的变迁。

如果把小门村的发展史看作一场“接力赛”,那么八任书记就是跑道上奋勇争先的主力“选手”。日前,八任书记首次“同框”,走走停停间,聊着村里的十年又十年。

他们的“同框”,实属不易。
有的老书记已过世,由其子代为参加;
有的老书记年事已高,但热情不减。第三任村支部书记贝正康今年91岁了,拄着拐杖早早就来了;
有的书记卸任后常年居于外地,第七任村支部书记沃方夫就是特地从嘉兴开车而来;
有的书记从岗位退下来后,依然发光发热,第六任村支部书记徐如定成立“老徐工作室”,十几年如一日地在基层化解矛盾纠纷,这一天他腾出时间赶了过来……
在红色记忆馆的露天小院里,几条长板凳摆成半弧形,大家就这么围坐一团,聚会的气氛轻松自得。

91岁老书记还记得那串数字
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,小门村和绝大多数农村一样,农田高低不平,乱石遍布,无法机械耕作,而河流行洪排涝性能又低下,一下大雨就殃及周边农田,难以实现稳产高产。
1964年开始,在第一任、第二任村支部书记胡忠和、郑存夫的带领下,小门村开始推进农田水利的全面建设。

▲八任书记相聚

第三任村支部书记贝正康,接棒前两任书记,1973年起他带领党员群众治山、改水、造田。“我们移平了30多个小土坡,平整土地29100立方米……”时隔50年之久,他依然记得自己在任时的攻坚克难,甚至精确到了一个个数字。

在小门村,八任书记并非自顾自干,只要是党组织定下来的事,不管接力到哪届班子、哪任干部手上,都会盯到底,直到见成效。

上世纪八十年代,第四任村支部书记石康苗带领小门村走上发展振兴的路子。他在任期间,小门精制茶厂、小门冷库厂的陆续开办,让村里挖到“第一桶金”,村集体经济大为改观;
1991年,邹柏林接任小门村支部书记,其任期内被评为“脱贫致富带头人”;
1996年,徐如定在白峰乡党委政府规划指引下,开始建设小门工业区;
2006年,沃方夫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;
2013年,贝伟良,也就是现任的小门村党总支书记,带领小门村,点燃“红色引擎”,走出一条“生活富裕、生态优良、乡风文明、管理民主”的善治之路。

 小门的变化,可见可感 

从红色记忆馆出发,经生态河埠头,书记们来到小门中心广场,这条不到1公里的路,勾连着小门村的昔与今,也藏着他们在此奋斗留下的印记。

小门中心广场整体修建完成于2023年,其中,标准篮球场、足球场的建立,让周边村民、产业工人有了一处“家门口”的休闲场所。广场中央的景观小品,是小门村的村标。村标为大红色,以线条勾勒“小”字,风格简洁、大气。

这是沃方夫在任期间征集设计的,“村民衣食住行的基本问题解决后,就要考虑精神文化层面建设。村标,是一个村的文化,有助于提升乡村形象。我们当时征集到了10多个村标,最终选择这个,觉得它简单不失美观,又有辨识度。”

▲小门村的发展变化离不开八任书记的接力奋斗

从治山造田解决温饱,到发展工业鼓起“钱袋子”,再到新农村建设美化家园,一任任书记接好“交接棒”,夯实基础,改革创新。

这些年,在贝伟良的“领跑”下,小门村整体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。河道加宽、防洪溪坑改造、河岸护栏安装工程等一一落地;11个生态河埠头的改建不仅满足村民们的舒适洗衣场地的需求,还破解洗衣污水入河污染水质问题;老年照护中心、“四好”农村公路等生活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,构建了宜赏宜玩、互动交流的共享空间;挖掘红色资源,将产生一门双烈士的徐氏故居打造为红色记忆馆,串联炮台岗遗址、烈士墓等,打造小门“红色文旅精品线”,吸引更多人进来。

省级红色根脉强基示范村、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、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、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……小门村已累计摘得24项省级荣誉、3项国家级荣誉,累累硕果与八任书记接续奋斗不可分割。
 书记们带着建议而来
从穷山恶水的小山村到全国先进村,小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作为曾经的“领头雁”,老书记们带着意见和建议而来,一心希望它变得更好。
徐如定建议,小门村要用文旅带动经济,要继续深度挖掘并拓展红色旅游资源,同时要守护好现有的成果,统一村民“人人爱小门”的家园守护意识。
第四任村支部书记石康苗已过世,其子石志藏代为参与当天活动。他是一名作家,曾写过许多与小门村、父亲相关的文章。他与徐如定有着同样的看法,他认为小门村要提高自我造血功能,以红色记忆馆为引领,修复中岭古道等更多的红色资源,进一步开发旅游产业,要让游客走得进来,留得下来,最好再住一晚。

▲第一任至第七任“老书记”合影
谈及小门村该如何发展,书记们你一言我一语,讨论热烈。
在小门村这场“接力赛”中,跑道的主角在变,但不变的是一心为村、一心为民的初心。


相关阅读
热门推荐